研究生院新闻动态

新起点上重新规划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18-12-07 10:46浏览次数: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研讨会举行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陈华文)12月5日,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研讨会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校党委书记何光彩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校党委书记何光彩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翔莲向与会学者介绍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情况。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傅安洲作总结讲话。研讨会由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世勇主持。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座教授薛庆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主编汪信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会员丁俊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教执委委员佘双好,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教执委委员朱喆,《江汉论坛》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陈金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主义研究》副主编王建国等出席研讨会。

  何光彩在致辞中说,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征程中,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步伐,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今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并逐渐形成了如下办学特色: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服务国家又红又专人才培养需要;京汉协同优势互补,整合两地资源,整体规划学科,协同学术创新;思想育人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才。

  何光彩也指出,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平台少,部分教师科研动力和科研成果不足;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但研究方向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良好,但研究生综合竞争力偏弱,就业面尚需拓宽;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但针对性、有效性亟待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道远。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翔莲介绍学科情况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高翔莲介绍了学院的四个重点和特色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领域的具体师资和研究现状。并针对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请教与会学者。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傅安洲作总结讲话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研讨会由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世勇主持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座教授薛庆超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与会学者听取了汇报后,对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科未来建设和发展给出中肯意见。薛庆超认为,应形成精准的研究团队,并就具体的研究领域方面提出建议。薛庆超表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大别山为中心,最盛时期包括周围20余县,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大别山精神的研究。由于武汉会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取得成果的重要时期,薛庆超认为,也可以聚焦该领域的研究。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主编汪信砚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汪信砚认为,学科要发展,首要是人才,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核心指标建设,以期在标志性成果方面取得突破。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会员丁俊萍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丁俊萍针对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培养方案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提出细致的建议。她建议,均衡性与特色结合,调整充实研究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强化研究生学术交流和相关领域的实践。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教执委委员佘双好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佘双好表示,要在新的起点上对标对表、重新规划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重视在新媒体、报纸上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学科服务社会的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教执委委员朱喆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江汉论坛》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陈金清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主义研究》副主编王建国在会上发言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与会学者还建议,在“引进增量、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一方面引进人才,补全短板。另一方,通过相关政策,激发已有师资的积极性。整合校内资源,特别是本校其他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关领域的学者资源,发挥聚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