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勇、林小艳)“疫情能阻挡人群的相聚,却无法阻止知识的分享,无法阻拦思想的传递,无法阻隔精神的传承。”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坚持“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鼓励导师隔着屏幕对研究生加强指导、传递关怀,让立德树人工作不因疫情间断,让科学研究工作不因疫情断档。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视频开题了”
“选题符合深部钻探技术发展趋势,在开展研究中还需针对钻进过程效率低、安全性差问题,对接实际工程应用,形成完整研究体系……同意开题。”2月14日下午,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启动研究生首批线上视频学位论文开题,这是自动化学院曹卫华教授给博士研究生范海鹏同学开题报告的建议。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启动研究生线上视频学位论文开题
“因为疫情,我没法按期返校,本来十分担心没法按时开题。后来,学校通知可以通过视频开题答辩。”范海鹏说。当天,范海鹏和另外2名博士研究生在线上完成了开题报告。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工作人员等70多人涌进腾讯虚拟会议里,汇报人通过电脑客户端共享屏幕,其他参会人通过终端设备听取在线视频答辩。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宏飞介绍,学校发布了《做好当前研究生学位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培养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远程指导和管理,必要时以网络视频、音频预答辩、送外评审或导师把关等灵活形式开展预答辩工作。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不受影响,要求线上开题需要紧把“五个提前”:即导师要提前指导报告思路及路线方法,学生要提前做好文献资料收集及报告呈现,评委要提前阅读并修改报告,秘书要提前准备软件工具,培养单位要提前发布通知。
借助网络平台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虽然返校上课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学校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019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雷敬乐观地说,“原来在学校上课时,有时需要从这个校区转战到另外一个校区,现在通过网上上课,换教室上课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下按键。”
1月底,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启动研究生教学“一课一策”安排,组织制定了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学校各培养单位、各任课老师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利用雨课堂、微助教、智慧树、慕课堂、爱课程等技术平台构建特色课程。2月11日,开始线上教学并陆续开课209门。每门课建立QQ群号,并通过网络公布给选课的学生。“在网上,我们不但可以听自己的专业课,而且可以约好同学一起到隔壁群去蹭课。”有的同学说。
黄俊华教授利用QQ会议视频讲授课程
研究生网上开课第一天,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黄俊华教授,利用QQ会议视频讲授《第四纪环境重建技术》。为让学生更好理解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他邀请环境学院的王红梅教授根据疫情讲授病毒和气候,邀请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和地理与信息学院等8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同时在线授课,共同为学生答疑。“原来在教室里上课多是一名教师从头上到尾,现在有些交叉学科的课程,老师通过网络邀请更多教授同上一节课,深受学生们欢迎。”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武汉)研究生院副院长成中梅介绍。
让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在家也能搞科研
“对科研人员来说,研究绝对不能因为疫情而中断,必须让他们在家也能搞科研。”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为解决研究生在校外期间无法访问数据库问题,与中国知网联合,于2月7日推出“抗击疫情,知网研学免费使用”读者服务方案。“研究生院和知网开设了QQ咨询平台,推送了《研学平台使用手册》,检索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都不会受到影响。”资源学院2017级硕士魏超说。
“疫情期间,科研团队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如何利用网络把研究深入开展下去?”这是近日困扰龚健教授的一个难题。他正在承担一项国土空间规划重要项目,按照标书要求今年6月必须完成初步成果。学校立即支持他启动应急研究方案:一是利用华为云建立网上办公系统,分配任务下去各自完成;二是科研团队通过网络会议形式进行专题研论,落实方案;三是通过微信、QQ和邮件等形式,加强与生产单位沟通联系,解决实际问题。1月30日实施这套“三步走”方案以来,龚健教授团队48名学生都处于“研究在线”状态。
有些科研项目必须在野外才能完成,当前疫情正在蔓延,怎么办?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质调查研究院周宏教授介绍,他们把1月初刚完成的“清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研资料,通过网络平台交流研讨,加强归类整理、深入分析、前瞻性研究,现在制定的实施方案已经提交到了地质云。2019级环境工程博士生郭绪磊全程参与了项目研究,他说:“通过对一手资料加强分析,开展更多预研究,比以往有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