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运行通知

留学如何做好学术—三位海外名校博士的学术研究心得

来源: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院 作者:发稿时间:2016-07-04 09:21浏览次数:

留学指导·关注中国留学生学业完成系列之四

留学如何做好学术

——三位海外名校博士的学术研究心得

本报记者黄金鲁克20160701中国教育报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论文,是很多海外留学学子都曾烙下的痛印,亦折射出留学海外进行学术研究的辛酸和不易。近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媒体均报道部分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一些美国高校教授甚至被迫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国学生。学术问题,俨然成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能否顺利毕业的拦路虎。

为此,本报记者访谈了德国古登堡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基地研究员俞可,加拿大女王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员高印,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张雷生。他们毕业于海外名校,其切身观察和体验更能够引起留学学子的共鸣,也因而更具借鉴意义。

——编者

中国留学生在学术适应能力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并非普遍现象

记者:6月初,美国厚仁教育发表的“2016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留学生被学校劝退的两个主要原因,分别为高达40%的“学术表现差”和约33%的“学术不诚信”。根据您的经历和观察,中国学生普遍面临的学术能力及素养的突出问题是什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俞可:我当初留学德国,所攻读的专业实属偏门。整个系,除了我,还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女生和几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学生。面对凤毛麟角的外籍学生,德国教授根本不可能像美国高校一样调整教学大纲,甚至遣词造句与语速也不会顾及在座的外籍学生。无疑,外语熟练度是留学生最大的“坎”。

其实,我并不认为中国留学生的学术素养存有问题。与我同期留德的中国学生,不少最终折戟于语言。他们通过了所有考试,成绩颇佳,却最终因毕业论文失利而痛失学位。究其原因,并非学术之祸,罪在语言。中国学生的外语表述,思考用中文,表达则是外语。两种语言,两套思维模式,相悖。这是典型的中式外语。即便侥幸获取学位,甚而定居就业,外语表达能力仍不尽如人意。我最庆幸的是,我写中文即启动中国人思维模式,写德文便切换到德国人思维模式。这也是留学生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学术素养。毕竟语言是教育与学术活动的基础,而支撑语言的实为文化及受制于文化的思维。

高印:中国留学生在学术适应能力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普遍现象。目前,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出国“玩”的,另一类是出国学习的。对于真正想学习的留学生,如果在国外有比较完整的语言学习经历,就能更快地融入大学课堂。而在国内通过托福或者雅思考试直接进入国外大学的留学生,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些海外院校的课程设计和获得学位的条件都需要有学校相关工作人员指导,国外称之为顾问(advisor),有些中国留学生不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往往选错了课程,拖延了毕业时间。

中国留学生学术能力及素养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水平限制学术适应能力。二是对于课程成绩的在乎程度多过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具体表现为作业不愿独立完成,多个学生交出内容相似甚至一样的作业,理科作业还有在中文网站上找答案的现象。特别是,一到考试前期就到处搜罗历年考题,逃不开应试教育思维。三是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主动。中国留学生不善于与教授沟通自己的思考,更不愿意与教授持不同观点,喜欢按吩咐做事。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我们在小学就开设了英语课,但远远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过度看重分数,忽略了对能力的培养。当然,学生本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术适应能力。

张雷生:留学期间,我曾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做过大型在线综合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制约甚至导致留学生(不仅是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譬如,一些院校为了招揽生源,入学时对国际学生的语言成绩门槛要求一降再降,这是导致留学生学术适应能力差的最直接诱因。同时,很多海外院校尚未做好应对国际学生来校就读的配套工作,包括语言伙伴、任课教师的英文和国际化水平准备不足,留学生学习交流中心、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缺乏及时更新,开放、包容的多元校园文化氛围尚未营造起来,再加上整个国民社会对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缺乏积极的应对,等等。

中国学生普遍面临的学术能力及素养的突出问题,是在国内学习期间缺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存在依赖和等待的消极心理,不会主动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他们缺乏主动交流沟通和自我调整、自我改变的意识。尤其是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他们不会主动求助身边的本地同学和老师,只会消极地回避。此外,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能在校内外尽快营造一个学习和生活上有效、多元的“社会支持网络”,依旧停留在依赖父母、国内同学和好友那种国内学习期间的模式。

我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其中既有出国前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经历因素,也和原来就读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与留学生的个人努力程度和性别、年龄、性格、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周边留学生群体构成比例多样化、专业学科差异等主客观因素有着更大的关系。

端正对于海外留学的态度,增强危机意识,关注学科前沿发展

记者:您认为海外留学生最重要的学术能力和素养是什么?应当如何养成这些能力和素养?

俞可:我认为,比前面提到的语言更为深层的学术能力及素养是适应海外教学文化。我的好友乌尔里希·郝伯莱博士任职于德国联邦教科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负责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国家项目。

他发现,外籍学生难以适应德国大学的教与学文化,即知识的掌握并非通过传授而是研讨,学习的辅导并非由学校提供而是由学生互助。当然,德籍学生与外籍学生之间也极少产生互动,无论学业上还是生活上。他还指出,作为德国高校最大的外籍学生群体,留德中国学生以勤奋好学著称,辍学率相对于其他外籍学生要低得多,但大量精力耗损在适应德国大学的教与学文化上。

留德中国学生在出国前,应尽可能接受相关培训,以便熟悉德国大学的教与学文化。当然,随着德国大学持续推进国际化,德国教授也应把对外籍学生的学习文化作为主要教研内容。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与德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德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德高等教育论坛历届关注此话题,并为中德大学之间教与学文化的交流互鉴出谋划策。

高印:素养培养除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应包括品德的培养。从多起美国校园谋杀案看,我们该反思当前年轻人的心理素质和是非观,要让学生明白,虽然竞争无处不在,但应该阳光面对。

还是那句老话,做任何事之前最重要的是做人,然后是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选择能力、坚韧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这些能力的培养需从点滴做起,首先是要学会从正面考虑问题,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在出国之前,要对学校和学校所在地有充分的了解,读研究生的学生要多和导师交流,同学之间要以诚相待、合作互助。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尝试着解决并学会求助。在国外,教授和助教都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要学会利用资源。优秀的人品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会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术能力和素养。

张雷生:首先,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即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自己性格和个性在学术研究上的优缺点,包括毅力和耐力、吃苦耐劳、独立钻研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问题敏感性、批判性思考能力、较真精神、主动探索精神、人际交流沟通能力等。对于留学生而言,重要的学术能力和素质方面,应当包含独立钻研精神和对问题的敏感性、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坚毅。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次,端正对于海外留学的态度,增强危机意识,不断关注本学科领域最新前沿发展,增强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参加专业领域及相近学科专业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丰富自己的研究视野并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

再其次,与留学当地教师和国内教师保持联系,积极参加相关研究课题项目,通过团队协作和分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路径,需要掌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记者:海外留学生如何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应该如何掌握?

俞可:国内研究生教育已普遍开设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的课程,但本科生教育阶段缺失严重。在西方,这方面的训练起步于基础教育。跨入象牙塔,学生们便会自主借阅相关书籍。

开放课程大纲项目(OpenSyllabusProject)最近公布的首批数据显示,西方顶尖大学的图书借阅量最高的就是学术训练书籍。居首者为威廉·斯特伦克的《文体要义》。该书被誉为英语写作圣经,其实就是一本学术写作实用书籍。针对具体大学的具体专业,可能遇上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的特例,学院或系科会内部刊印相关小册子。作为专业学生指南,这类小册子能够帮助留学生按图索骥地顺利完成学业。

学术不只是规范性活动,更是创新性和创造性活动。学术素养的培养即为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显然会扼杀创新力和创造力。“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未来的中国留学生将是这场伟大改革的受益者。

高印: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建立于对事情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在定课题之前,导师会为学生讲解一些和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会问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从事这个课题研究。只要学生愿意,那么学生就应该开始对课题的研究负责。

其中,责任主要包括对现阶段领域发展状况的了解,并做到时时更新,避免重复其他人的工作;对研究方法负责,学生要保证方法的正确性,避免错误方法带来错误的结果;对研究数据负责,记录要准确,结果要真实并可重复;对论文撰写负责,不要放过锻炼写作的机会。

张雷生:对于留学生而言,培养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堪称学术研究领域的立命之本。借助研究方法,留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海外学业,还能够为海外留学期间乃至毕业之后深造和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路径,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以课程学习为基础,认真学习包括统计学入门、高级统计学等在内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个案分析、深入访谈等在内的定性研究方法,从而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及理论做好铺垫。二是参与导师、任课教授布置的作业和报告,以及他们主持的研究课题甚至自己感兴趣的自选研究课题,从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环节。而且,最好能够和自己的课程作业乃至学位论文相联系,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真正把握研究方法的内涵,进而培养出扎实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

参与研究团队,形成自己的学术支持系统和人脉圈子

记者:以您的学习生活实际经验体会,您能否对想出国的中国学生和海外中国留学生提出一些培养学术能力和素养的建议?

高印:出国之前,重中之重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读英文原著的能力,读英文资料时不妨念出声音,如此能够培养口语表达的语感。

当然,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至关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知识的贯通,不要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要常问为什么,因为任何学术研究的动力都是好奇心,倘若连好奇心都没有,何谈进行学术研究的热情。学术研究的过程是无数个失败和最终成功的过程,所以要做好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同等付出的基础上,一些人会有很大的成就,而另一些人却没那么顺利,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羡慕嫉妒恨,要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一天比一天强大。

张雷生:对于中国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海归竞争力正在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因此,出国留学一定要珍惜海外学习的大好时光,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切实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及素养,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精”,最终才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同时,海外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所在院系和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项目团队,尤其是导师和任课教师主持的项目课题,通过这些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素养。当然,也建议留学生和国内院校、科研院所等保持联系和互动。

最后,多参加学术会议以及相关的学术报告,并积极投稿以争取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而且,要注重向专业学术期刊、专业报刊等投稿,并加入本学科领域的专业学术会议团体组织,广泛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促使自己始终跟上学术研究前沿,最终形成自己的学术支持系统和人脉圈子。